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去哪了?真逃出南京城了吗?朱棣骗了我们600年
推荐文章
文|冰激琳
编|冰激琳
►前言:
帝王朱允炆,消失了。
靖难之役的硝烟刚刚散去,南京城陷落,他居住的皇宫变成了废墟。
然后,这位年轻的君主忽然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取而代之的,是关于他的各种传闻。
有人说他葬身火海,皇宫纵火的夜晚成了他的葬礼。
有人说他换上僧袍,混在太监、侍从群中,逃入山林。
甚至还有人坚信他早已出海,离开这片灾难深重的土地,彻底隐姓埋名。
当燕王朱棣率军涌入南京,只找到一具被烧焦的尸体,是他吗?
没人能确定,也没人敢下定论。
朱允炆的命运自此陷入迷雾。
尴尬的是,尽管朱棣登上了皇帝的宝座。
但没有人知道,这个新帝王心中默默念着的,是抓捕一位逃亡的侄子。
或许,所有的传言,都是难以掩盖的惊惶之心的证明。
是谁在寻找真相,而到底,真相在哪里?
►少年皇帝的冒险
作为一个仅仅二十岁的年轻帝王,朱允炆面对的局势只能用“惊心动魄”来形容。
他继位的那一刻,坐上龙椅,目光所及的是一片壮丽山河。
但他心里清楚,自己的位置并不牢靠。
那些拥兵自重的藩王们个个虎视眈眈,尤其是手握重兵的燕王朱棣,简直就是悬在头顶的剑。
年轻的朱允炆心中有火,他想要做一番大事。
削藩,就是他的第一步。
他并不犹豫,干脆利落地撤销了好几位藩王的封号。
一笔勾销了他们的特权,重新掌控权力的中心。
甚至连朱棣也不例外。
宫廷里,群臣皆惊,依附于诸王的人,自然是一片哗然。
有人悄悄劝说:“殿下,不可鲁莽啊!”
但他拒绝了这些忠告,宁愿选择走一条充满风险的道路。
而与此同时,几十岁的燕王朱棣则表现得完全不同。
他没有立即露出愤怒,只是默默观察。
看起来似乎并不着急,依然保持着礼仪周到的态度,表面上对削藩行动表示无所谓。
可他手下的兵士,暗地里早已开始整军备战,人们不知道,反叛的风暴已经在缓缓酝酿。
►燕王的反扑
突然,抑制已久的力量终于爆发了出来。
朱棣打出的旗号是“清君侧”。
这话说得正气凛然,仿佛朱允炆身边的所谓“奸臣”是唯一的目标。
但谁都明白这不过是幌子,他的真正目的显而易见,这是一场要江山的战争。
朱棣极为谨慎,表面上整个行动似乎节奏很稳,每一步都谨守“忠义”的名分。
然而那些陕西、山西的驻军迅速集结,兵锋直指南方,一批又一批忠于他的将领甚至在没开战前就已经响应。
南京并没有握住他所需要的力量。
朱允炆在城内坐镇,像是陷入愈发无奈的等待中,命令一条条下达,可力量的雄厚却明显欠缺。
派出去阻击的几路大军很快就传回战败的消息。
军情急促,哪还谈什么士气!
而倒向朱棣阵营的藩王,只增不减。
到1402年6月,朱棣大军压境,南京城上空已是风雨欲来。
守城的将领对燕军的强悍压迫感到无力,堂皇的九门之中,在缺口和缝隙之间,担忧正在扩散。
终于那一天,城破了。
朱棣的战马踏入京师,身披灰尘的士兵翻越城墙,北平的胜利者进入昔日龙椅所居之地。
朱允炆无影无踪,唯有被焚毁的残骸混杂在宫殿的废墟之中。
是否从这里开始,有关他“失踪”的传闻登场了。
那些枝蔓飞生,扑朔迷离的猜测逐渐蔓延开去......
►神秘失踪
皇宫上一刻还在燃烧,烟雾弥散在空气中,刺鼻得让人几乎无法呼吸。
一片混乱,四处都是惊叫与嘶喊声,士兵、太监、宫女,还有那些拼命逃命的人影,慌不择路。
随着不断扩大的火光,眼看命运倾覆,谁都已顾不上去寻找哪什么“建文帝”了。
当朱棣的人马破门而入,找寻的只剩下那具被焚焦的尸体。
有人说,朱棣定是松了口气——“应该够用了吧。”可确实没人认出这具尸体究竟属于谁。
一个传闻很快就蔓延开来:朱允炆已经被火毁尸灭迹。
可这对朱棣来说,足够吗?
没有“尸认”,这具体无完肤的遗骸成了尴尬的摆设。
或许在宫殿大火中,他早已换了装束,或化为一个毫不起眼的僧人,早逃出那条正在崩塌的长街。
坊间的故事不止止于此。
有眼见者称,几天后曾看到一队扮成逃难的人走过西山。
还有人在江边看到一个神情慌乱、脚步虚浮的年轻僧人。
更有大胆者断言,朱允炆其实已经逃往南方,甚至近海,渡洋而去。
但是,“到底在哪呢?他真的活着吗?”这些声音,在日后变得越来越低,越来越虚……
直到有些声音,连朱棣自己也听到了。
但只要看朱棣神情的人都知道,那股紧张没散去。
他坐上了龙椅,穿上了锦袍,可坐镇天下的滋味并没那么从容。
他没找到他的侄子——朱允炆。
即便那具焦黑的尸体横在面前,他宁可相信这不过是个摆脱群众疑心的面具。
而真正的问题,早已隐藏在汹涌波涛的另一侧。
那个侄子,是不是还在某个角落瞪着他、筹谋着反扑?
说到底,“失踪”所代表的,远比“死亡”更让人头疼。
为了扭转这场心里战争,朱棣发起了行动。
他当然没说给别人听,也没拿到朝堂上公开讨论。
但郑和那艘驶向浩瀚大洋的船,绝不仅仅是为了面子和贸易!
朱棣跟他心腹低语过好几次:“去四方看看吧,瞧瞧那些国家。”
你瞧,这话听起来云淡风轻,可实际上的意思,谁不懂呢?
郑和知道,南洋之路,不仅仅是开拓。
他每次卸下缆绳,风帆一扬,心里都明白,一部分的目标,是水上的航道。
另一部分,为了寻找朱允炆的踪迹。
一年年过去,海风一次次吹散了脚下的波浪,可这任务无法结束。
哪怕只带回只言片语,都能暂时让宫里的那个人打个盹。
不过,那些一无所获的结果却成为朱棣挥之不去的噩梦。
他不会安眠,直到真正的答案出现。
►永难揭晓的谜题
你说失踪了,可真的失踪了吗?
建文帝究竟去了哪里?
坊间传闻纷纷扬扬,但要真下个定论却太难了。
福建宁德,2008年,有人信誓旦旦地说那儿发现了建文帝的坟墓。
一阵子里整个历史圈都摇晃了一下,大家都热烈讨论,激动推测。
不少人连夜翻看古籍,想从蛛丝马迹里找到点线索。
但很快,有关部门仔细核查,发现其实只是一个明代高僧的墓。
轰动瞬间消散,像是泡沫破裂。
可是,这又如何妨碍那些不断出现的目击者呢?
山里、江上、甚至是在寺庙的青瓦之间,人们总能看到神秘的身影。
一些老僧摆摆手,说自己从小隐于南山。
曾遇到一位不得志的年轻“前朝天子”,只是不愿透露名字。
一些渔夫拍着胸口,斩钉截铁地说:“我见过!就在鱼市!”
可每一次,这些传言到最后,是真是假,又该由谁来确认?
郑和不是也多次从海上归来,带来了无数海外的神秘报告吗?
却从未能真正证实建文帝的行踪。
这些报告和传言,最终都落在朱棣心头,激起一次又一次的波澜。
等于是,什么消息也没有,让皇帝更加易怒。
至此,那张关于朱允炆行踪的茫然拼图,仍落下一角——至今都没人补上。
►未完待续的历史
但这些传闻,最后有几个真的站得住呢?
你我未必能分得清。
毕竟,历史总有它隐匿的角落。
朱允炆的去向,不管是逃到南洋、隐居农田,还是坐化孤寺,谁也拿不出确凿的证据。
郑和漂洋过海,六次航行,途经无数小岛、大城,也没能带回这个谜底。
民间热闹地议论了几百年,有说庐山,有说滇南。
有的甚至直接指向一个普通村子里的无名坟茔。
可这些故事,不过是更深的迷雾罢了。
皇权更迭,纸上的记录再权威,也在具体的当下背后留了一道道空白。
你说朱棣觉得安稳了吗?
这么多人去找,没一个能证实他侄子到底在哪儿。
这是不是反而成了夜深人静里最大的隐忧?
有些真相,似乎就是被历史故意封存。
任凭我们猜测、假设,但答案也许永远躲在那个无际的谜团中,从不露面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编辑: